网站首页 红色孵化 中心动态 人才政策 就业服务 企业家交流平台 双创平台 税法服务 示范基地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锟斤拷锟斤拷平台 >> 文章内容

尹优平:创新普惠金融模式 服务小微企业发展

发布日期:2021-09-13

     在9月12日举办的第三届小微经济发展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尹优平表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造成的冲击,人民银行及时快速反应,分层次有梯度地运用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并创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保持了合理适度的货币供应量,增强了政策的直达性、精准性,有力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呈现“量增、面扩、价降、质优”的良好态势。


  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成效显著


  据尹优平介绍,人民银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普惠小微信贷投放力度,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延续至2021年12月末,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截至2021年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31%,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18.7个百分点。


  同时,各金融机构纷纷下沉服务重心,主动对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普惠金融贷款的服务面持续较快扩大。截至2021年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830万户,同比增长29.2%。


  从政策实施效果看,各金融机构不断降低普惠金融贷款利率,推动小微企业等普惠群体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2021年上半年,小微企业新发放贷款合同利率5.18%,分别比上年同期和2019年同期低0.3个和1.06个百分点。大部分全国性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低于5%。与此同时,各金融机构继续努力降低普惠金融服务手续费用,切实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的通知》,引导支付行业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预计每年减少市场主体、社会公众手续费支出240亿元。


  尹优平介绍说,人民银行今年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就金融机构强化“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能力,提出六方面十八条要求。各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挖掘自身潜力,着力开展首贷、无还本续贷、信用贷款等业务,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优化普惠小微贷款结构。截至2021年6月末,在普惠小微贷款中,信用贷款占比16.9%,比一季度末和上年末分别高0.6个和1.5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6758亿元。


  不断创新普惠金融更好服务小微企业


  发展普惠金融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又是普惠金融的重要领域。为此,尹优平建议普惠金融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完善普惠金融政策机制。应充分认识到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建立“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多部门协作机制,充分发挥“政、银、企”多方作用,整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各方资源,加大对小微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连续稳定的政策支持,不断增强社会信心,稳定市场预期,帮助小微企业更好应对复杂多变形势,引导其有效摆脱疫情的不利影响。同时,着力于分类施策,强化定向支持。针对当前小微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继续发挥好信贷支持作用的同时,不断创新普惠金融服务模式,丰富普惠金融服务手段,满足小微企业多方位的金融需求。


  二是坚持科技引领,注重普惠金融数字赋能。小微企业融资具有“短、小、频、急”的特点,采用人工服务方式,依靠传统物理网点渠道,不能有效满足小微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也不利于金融机构降低服务成本。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需要在小微金融领域更多地加以应用,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优化完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把更多的金融服务往线上迁移,更多通过“非接触”的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让小微企业可以随时随地获得金融服务。同时依托数字渠道建立全流程云上办、掌上办的服务触点,构建广连结、易触达的服务网络,为小微企业输血供氧,提升融资服务效能。


  三是坚持精准发力,创新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小微企业的行业分布、行业地位、资产构成、经营模式等,决定了其金融服务需求具有自己的特点,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也需要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如在信贷产品方面,需要结合小微企业固定资产占比较少,存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占比较高的特点,积极探索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更多地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产品,更多地发展信用贷款产品,减少对不动产抵押的要求,让信贷产品更符合小微企业的资产结构和金融服务需求特点。


  四是坚持强本固基,加强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应通过改进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所必需的外部条件、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等方式来降低普惠金融业务的综合运营成本,为金融机构向普惠群体进一步让利提供空间。可加快建设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鼓励各地建设域内共享的小微企业、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库和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信息归集、共享、查询、对接机制,提高平台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使用便利性,降低商业银行获取小微企业信息成本。优化普惠金融风险分担补偿机制,进一步推动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绩效评价机制,降低担保门槛和费用,切实发挥风险分担作用,降低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风险。


  五是坚持人民至上,发展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在最终目标和关注对象上高度一致。如果说共同富裕体现了对社会公平的追求,普惠金融则追求金融资源获取上的公平。应加大对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重点群体的支持,推动金融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不同群体之间优化配置,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提升经济循环效率,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通过发展普惠金融特别是数字普惠金融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深度、广度和温度,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论坛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日报社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承办。(经济日报记者 欧阳梦云)


(文章来源: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