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红色孵化 中心动态 人才政策 就业服务 企业家交流平台 双创平台 税法服务 示范基地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锟斤拷锟斤拷平台 >> 文章内容

金融支持小微“不急转弯”

发布日期:2021-03-26

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进一步延至今年底――
金融支持小微“不急转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普惠金融力度,强调“今年务必做到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3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进一步延至今年底。


        今年,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政策还将从哪些地方发力?如何确保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保持力度不松劲


        广大小微企业普遍关心的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等,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缓解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还本付息压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推出的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之一。


        2020年,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创新直达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的货币金融政策工具,累计设立了1.8万亿元的低息专项再贷款和再贴现资金,对7.3万亿元的小微企业贷款实行了延期还本付息的政策,发放了4万亿元小微企业无抵押信用贷款,对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发放了2.3万亿元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这些政策措施一共为3200多万户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及时给予了融资支持。


        “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延长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十分及时和必要。”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宏观政策“不急转弯”的具体体现。同时,明确要求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这是综合考虑经济恢复与增长、小微企业信贷需求、大型银行服务能力等因素后作出的决定,有助于推动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


        “我国目前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过1.2亿户,它们是承载居民就业的主要领域,是税收的重要来源和创新的重要主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有力保障。”董希淼表示,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持续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近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高度关注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进行部署、提出要求。


        接下来,更多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将继续推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在防控好金融风险的基础上,小微企业的无抵押信用贷款占比将会继续上升。科创小微企业、绿色小微企业、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等符合新发展理念要求的中小微企业,将会得到特殊的融资支持。


        综合施策降成本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今年要“优化存款利率监管,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2021年,如何确保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去年,一系列直达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的货币金融政策工具推动融资利率和费用率实现了显著下降。2020年,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创有统计以来新低。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03%,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1%,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超过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降幅。贷款利率保持低位运行,为顺利完成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1.5万亿元创造了良好的利率环境。


        随着让利1.5万亿元的阶段性任务完成,业内专家认为,通过LPR继续下降引导贷款利率下行的空间也有限。“2021年不具备继续大幅度让利的条件。”董希淼认为,2020年12月,1年期LPR较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至3.85%。截至今年3月,LPR已经连续11个月保持不变,也反映出继续下行的空间有限。


        那么,今年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目标如何实现?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在货币政策回归常态、松紧适度的背景下,LPR有望继续保持稳定,监管机构将通过优化存款管理、减轻银行的负债端成本的办法,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


        央行在《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2021年央行将继续发挥利率自律机制的作用,维护存款市场有序竞争,保持银行负债端成本稳定,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创造良好环境。


        此外,连平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快信用信息共享步伐”“完善贷款风险分担补偿机制”等一些强化金融基础设施的举措,也有利于降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政策稳健“不急转弯”


        “2021年宏观金融政策将会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货币政策方面,陈雨露强调,重点是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基本匹配,不搞大水漫灌,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利率市场化改革也会进一步深化,中央银行政策利率通过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传导更加顺畅,引导金融资源更多配置至小微、民营企业。


        连平认为,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的前提是货币政策“不急转弯”。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已驶入复苏轨道的情况下,实际贷款利率降低的空间也有限。尤其是后续美联储货币政策如果改弦更张,甚至不排除国内流动性趋紧和利率上升。


        连平认为,就中国的实践来看,货币政策收紧、上调准备金率将紧缩银行的可贷资金,约束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尤其是对中小银行影响较为明显。而中小银行恰恰是服务地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重要生力军,如果这些银行信贷规模收缩,相关企业的实际贷款利率不但不会降低,反而会水涨船高。在金融市场层面,货币政策收紧表现为市场流动性紧张。随着近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以及货币当局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市场流动性紧张如持续时间较长,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银行的贷款利率和信贷投放规模。


        因此,连平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货币政策仍将维持中性,“稳”字当头,“不急转弯”,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确保流动性不缺不溢。


        在保持货币政策“不急转弯”的同时,董希淼认为,应更加注重建立小微企业金融长效机制。下一步,应从财税政策、货币政策、监管政策等多方面入手,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为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创造更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金融机构应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将尽职免责、容错纠错等原则落到实处,让基层机构和客户经理“敢贷、能贷、愿贷”。在发挥大型商业银行“头雁效应”的同时,积极推动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主流银行与互联网银行、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深度合作,加快构建多层次、可持续的小微金融生态体系。同时,减少一些大型银行下沉服务可能产生的“掐尖现象”和“挤出效应”,防止对大型银行的激励政策措施“误伤”中小银行。(记者 陈果静)


(文章来源:中国政府网)